主讲人:秦林芳
题目:“两种文学传统”与丁玲的文学道路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9月18日(星期二) 16:00-18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文学博士、二级教授,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。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。主要学术兼职有: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、中国丁玲研究会理事、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、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、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。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,在《文学评论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,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多部、译著1部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《解放区前后期文学的关联性研究》、另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3项。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(其中,一等奖1项)。
讲座内容简介: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到30年代,随着文学主潮从“文学革命”到“革命文学”转型的发生,形成了两种文学传统相互对峙的格局:一是立足于“个体”、“启蒙”和“为人生”的“五四文学传统”;二是立足于“集体”、“政治”和“为革命”的“革命文学传统”。这两种文学传统作为相对的两极,既相互冲突又相互牵引,形成了一个极富张力的文学场域。丁玲文学道路的演变,就发生在这两种传统所构成的张力场中。在经过意识倾向相对单纯的短暂的“莎菲”时期之后,丁玲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道路中,一直表现出了相当复杂的意识倾向。从大的方向上来看,她虽然接受了革命文学传统的巨大影响,但同时她又未能忘怀五四文学传统。这两种文学传统作为其精神的两极,统领了其所有的创作。
主讲人:罗振亚教授
题目:从意象到事态——后朦胧诗抒情策略的转移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9日(星期二) 14:00-16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罗振亚,文学博士。南开大学穆旦新诗研究中心主任,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副院长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,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、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、天津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。出版有《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》、《与先锋对话》等著作十余种;主编过《龙江当代文学大系》、《“冷板凳”学术书系》等丛书;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、《文学评论》、《文艺研究》等刊物发表文章三百余篇。曾获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、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、星星年度诗评家奖、扬子江诗学奖、建安文学奖评论奖、草堂诗评家奖等多种奖励。
讲座内容简介:从朦胧诗意象艺术的终结谈起,结合欧阳江河、杨炼等人的作品,指出朦胧诗是一种能指和所指分离的文本,具有很强的模糊性、暗示性和意义的游走性,这为后朦胧诗的事态艺术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契机。后朦胧诗的事态艺术具体表现为动作和情节的凸显、“反诗”的冷抒情模式选择,与口语及其语感的强调。认为后朦胧诗抒情策略转移,开发了叙述性语言的再生能力与诗能资源,强化了诗歌联想再造的限定性,却也忽视了内在情感的飘忽灵动,口语化的超载运行导致了力度不足的苍白与单薄。但总体上,从意象到事态的抒情策略转移是诗歌史上的一次积极革命。
主讲人:邱世鸿教授
题目:士人艺术与传统审美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9日(星期二) 16:00-18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笔名丘若、丘君,号抚云斋主。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乐至县。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书画研究所所长、邱世鸿教授工作室导师。目前,共出版著作八本,发表论文、文章百余篇。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,被国内外多家碑林、纪念馆、诗墙和个人收藏。长期主要从事教育、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,主攻书画篆刻的创作和理论研究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书画研究所所长。
讲座内容简介:士人传统即中国文人传统,古人强调“士为国养、士为国死“,”士人“又有特殊的艺术,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传统。本讲座将系统介绍士人的生存观念及艺术观念,总结出这一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”文人审美传统“,为当代的“文人书法”提供历史经验。
主讲人:陈仲义教授
题目:张力语言的轴心或中枢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15日(星期一) 15:30-17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陈仲义,厦门城市学院教授、前中文系主任、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。从事诗歌写作、批评、研究四十多年,厦门城市学院教授。出版现代诗学专著12部,主要有:⒈创作论《现代诗创作探微》(28万字);⒉诗潮论《诗的哗变——第三代诗面面观》(20万字);⒊诗人论《中国朦胧诗人论》(16万字);⒋美学论《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》(34万字);⒌形态论《扇形的展开─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》(30万字);6.综合论《中国前沿诗歌聚焦》(48万字);7.鉴赏论《百年新诗 百种解读》(40万字);8.语言论《现代诗:语言张力论》(34万字);9接受论《现代诗:接受响应论》(42万字)。在《文学评论》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等全国50多家学术刊物发表现论文与批评200多篇,发表与出版500多万字。
讲座内容简介:这是陈仲义多年来对“张力诗学”研究的一个成果。在内、外张力打通论的基础上,聚焦于“内张力”——纯粹从诗语角度出发的一个通俗讲座。有助于广大诗爱者对诗歌语言的原理、本质、操作——做“别具一格”的掌握。一.语用系统的“陷阱”二.诗性诗语两大类型三.张力诗语的界定、属性、特点四.张力诗语的主要“通道”(对立、互否、互补、异质)五.张力诗语的“层级”(词张力、句张力、篇张力)六.张力诗语的“样态”(强张力、弱张力、无张力、显张力、隐张力……)七. 张力诗语的理解“图式”八.结语
主讲人:赵勇教授
题目:《芳华》现象与大众文化的生产秘密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15日(星期一) 17:00-18:3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赵勇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、专职研究员。兼任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、北京市文艺学会副会长,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等。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、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著有《整合与颠覆:大众文化的辩证法——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》《法兰克福学派内外: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》《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: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》《文学与时代的精神状况》等,主编有《大众文化理论新编》等,合译有《文学批评:理论与实践导论》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艺研究》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文艺理论研究》《文艺争鸣》等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。
讲座内容简介:冯小刚有着藏得很深的女兵情结,许多年后他通过“私人订制”,终于向严歌苓求得一部可供其拍摄为电影的小说《芳华》。因该作是导演召唤与作家影视化思维进驻其中的产物,故其格局与趣味、人物刻划、主题开掘等等均呈现出“小女人小说”和“电影小说”的特点。而因冯小刚掌握了大众文化生产的秘密,他又把原本姿色平平的小说打造得国色天香:通过立主脑,确立了真善美的主题;通过减头绪,净化了原作的阴暗人性;通过补腻子,接通了国人的集体记忆;通过罩油漆,制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。经过这番加工制作,《芳华》最终成为一部看点、爽点、卖点兼备且拍得比较讲究的商业电影。然而,《芳华》的好口碑与高票房也仅仅意味着大众文化生产的胜利,它不过是再一次验证了王朔早已谈论过的那个道理:大众文化是不需要什么高深思想的,守着真善美足矣。
主讲人:刘勇教授
题目:五四经典意义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19日(星期五) 14:00-16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刘勇,文学博士,“马克思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”《20世纪中国文学史》首席专家。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副主编。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,在《新华文摘》和《文学评论》、《文艺研究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,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。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,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宣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。主讲“中国现代文学史”获北京市精品课程,主编《中国现当代文学》获北京市精品教材。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、新加坡新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课程教授、香港大学访问学者,并先后在美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希腊、瑞士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韩国以及香港、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文化考察。
讲座内容简介:从五四开始的中国新文学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,在这一过程中,它给我们留下了满天巨星和数不清的文学经典。回望百年,五四新文学建构了自己怎样的精神品质?那些文学大师是怎样生成的?他们的作品形成了什么样的经典意义?今天乃至将来,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这些作品?在纪念百年五四的时候,这些问题特别令人深思。
主讲人:姜建教授
题目:开明派的精神建构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19日(星期五) 16:00-18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姜建,男,南京人,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,文学博士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编委会主任,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》编委会主任,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访学学者,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,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,江苏鲁迅研究会副会长,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。曾主持国家、省社科基金项目,目前正主持江苏省重大、重点社科基金项目“江苏文化名人研究”等。
讲座内容简介:在历史转换时期文化变革的巨大浪潮中,传统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的各种文化元素都在开明派身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迹,但对于这个主要由江南平民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化文学流派而言,儒家文化、江南文化和佛家文化,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,成为他们最主要的精神资源,并构成他们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形象。通过对这个流派人格理想、精神底蕴和文化基调的考察,可以在理论与实践、为文与为人之间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文化逻辑。藉此,人们可以理解,为什么叶圣陶、夏丏尊、朱自清、丰子恺等一批江浙文人,能够长时间地聚集在一起,并在大动荡大变革的二十世纪上半叶,在文化、教育和文学领域,持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。
主讲人:张海鸥教授
题目:平平仄仄中文人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22日(星期一) 15:30-17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张海鸥,复旦大学文学博士。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中华诗教学会会长、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、中国词学学会常务理事、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秘书长、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,诗词学,写作各体诗歌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,出版《北宋诗学》《水云轩诗词》等著作十余种。2015年获评中国“最有影响力诗人”。
讲座内容简介:诗是人生之境界,诗是咱家事,格律诗词是中文人的标志性专业素养。
格律诗词精要(五大要素及其应用)
主讲人:吕进教授
题目:诗美的奥秘
主持人:王珂教授
时间:2018年10月30日(星期二) 16:00-18:00
地点: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九龙湖校区文科楼一楼学术报告厅
主讲人简介:吕进,四川成都人;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;西南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,西南大学校务会委员委员,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西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,西南大学社科联副主席;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,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,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;世界诗歌黄金王冠获得者;全国文学奖、鲁迅文学奖多届评委;主持两项国家项目;撰写或主编《新诗的创作与鉴赏》、《中国现代诗学》、《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》、《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》、《四川百科全书》等29部(共71卷)。
讲座内容简介:诗美的奥妙讲座主要内容: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,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。诗歌是内视点的文学,内视点就是心灵视点,精神视点。诗歌来自生活,在中国文化中,诗与画,诗与音乐,诗与禅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诗歌通过特定的意象,以诗家语的方式,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。诗歌语言的排列美、音乐美、弹性美构成了诗歌的图特言说方式。